01
2010年2月,接任JAL董事长职位的稻盛首先走访了机场和营业厅等公司的基层。然后,稻盛就和JAL旗下100多家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
稻盛和每个人至少谈1个小时,总时长超过了100个小时。每天,从早9点到傍晚6点,甚至排到了周末。
就这样,稻盛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和所有子公司的负责人都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期间,他没有吃过一顿正经的午饭。
只是待在总部的高级干部楼层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么大的一个集团的。通过和每一位分公司社长促膝长谈,稻盛就能在阅读一个子公司交上来的报告时,在脑海中想起它的社长的面孔。
02
“哦。他搞得还真不错啊。”
“唔。他这段时间很辛苦啊。”
稻盛能够从这些枯燥的数字中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不观察细节就无法了解一个公司。”
50年的企业管理经历让稻盛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话说回来,您是怎么从分得那么细的数字中发现问题了呢?”
植木当上社长以后,曾经这么问过稻盛。稻盛笑着回答:“那些有问题的地方,就算我不特意去找,它也会自动跑到我眼前来。”
“哦。原来如此。”
03
身为一个有34年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植木对稻盛的这句话有着自己的体悟。
在飞行经验到达了一定程度以后,某一天他突然发现,面对飞机上如此多的仪表盘,那些有问题的数据总是逃不出自己的眼睛。
他感觉那些问题数据会自动跳到他的眼前。
04
但是,刚刚当上社长还没几天,植木就算阅读了递交上来的报告,也找不出有问题的数据。他回想起那个能够在一堆数据中准确地猜出公司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稻盛。
植木感叹道:“这就是企业管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