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国家随机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弥补疫情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听到这些消息,有一人不禁又开始担心了吗?08年的4万亿经济的影响还没去除,难道又要开始新的一轮了吗?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08年的4万亿是怎么回事?
1、4万亿的影响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绑架全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进入了货币宽松时代,美国开启了三轮QE(量化宽松),投放了约四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
欧洲随后发生了欧债危机,从希腊引爆,火烧连船,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央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宽松。
在美国的胁迫下,日本也被逼进行了大规模的QE,印刷了大量货币进行购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发行的货币,远超历史上的平均水平,在这轮史无前例的印钞运动中,全球资产价格随之开始一轮暴涨行情。
中国也在2008年底开始了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高达27%,随后几年M2的增速也维持在17%以上,平均M2增速高达17%。

时至今日,那场4万亿给我们留下的是:彻底泡在水里的如山债务,还有不知道用多少时间才能彻底消化完的过剩产能;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供给侧改革。
08年以来,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代表、以房地产消费为核心、以重化重工上游产业为依托的政府及企业集群强行扩表、加杆杆,形成了国内以债务扩张拉动经济的结构与体系。随着房地产价格见顶、企业现金流羸弱、债务规模的过于庞大,经济增长下行与债务紧缩并行,直接导致了私人部门(包括企业与家庭)的信用收缩,全社会去杠杆,并陷入流动性陷阱,导致了全社会陷入“债务-通缩”(lrving Fisher)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最大困境。
所以现在有人提起4万亿还是心有余悸,房产带来的影响远没有消失。
那新的基建政策是什么呢?
2、新基建政策
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表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短时间内高层会议频繁提到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政策重点侧重的方向,外界普遍解读为“新基建”来了,外界很多人已经联想到了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在一片看好的氛围中,二级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不管是“中字头”的基建公司,还是水泥板块、基建工程板块,都跃跃欲试。

3、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投资方向上来看,当年“四万亿”主要投资于高铁、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网等。而现在的“新基建”主要投向七大板块,包括5G的基站建设、特高压,还有从投资方向上来看,当年“四万亿”主要投资于高铁、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网等。而现在的“新基建”主要投向七大板块,包括5G的基站建设、特高压,还有就是城际的铁路、新能源车的充电桩、大数据、AI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所以,新基建跟旧基建具有本质的区别,说白了就是科技产业的推进,和传统的“铁公基”关系不大。
掌握了解国家政策才能更好的跟随市场形势,即使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抓住时代经济的热点。希望各位企业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适应是新时代发展。在未来变革的大局面之下迎风而上,不断创造属于自己企业的辉煌。